纵马书院

第 21 章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纵马书院】地址:appsoon.net

学什么歌呢。

首先得知道他们会什么歌。

徐雪筠便问了。

若是让他们作诗词歌赋,几人不说出类拔萃,起码也是信手捏来。

‘情动于中而形于言,言之不足故嗟叹之,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。’这便是歌曲最初的由来,因为想要表达,所以学会了说话,说话却还是不足以表达出心中的感情,所以便学会了唱歌。

而和现代单独分类出的歌曲不同,古代则是诗歌。

大部分的诗都可以唱出来,这也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传递诗词的一种重要方式。

所以无论精通不精通,唱他们当代的‘歌’,几人都是会几首的,尤其是刘彻,其高祖父的《大风歌》,自己也作了《秋风辞》,不仅是历史上的文字,也是当时人们可以传唱的歌曲。

可现代的歌他们根本就不用想就知道和他们时代的不同。

刘彻含糊道:“我会的歌都比较老”

可不是老吗,两千年了都。

赵匡胤会唱一些鼓舞士气的军歌,可那些歌谁说叫什么名字,也只能讪讪的表示自己想学些她会的歌。

徐雪筠就理解成了他们都只会些十几年前的经典老歌——不是,差个六七岁,代沟这么大吗。

比起徐雪筠还知道问两句,其他那些个孩子连问都没问,反而争抢着说要教他们什么什么歌。

此时还没那么昏庸的唐玄宗在膝盖上打着拍子哼着戏曲。

历史上精通音律的皇帝其实并不少见。

比如让人意想不到的秦二世胡亥。

胡亥在幼时便常常沉迷于戏曲之中,做了皇帝之后,更是整天看戏听戏,不管皇宫外的天下变成怎样,甚至设了一个专门为宫廷服务的戏曲音乐机构。

自己听还不够,还让人给‘傩’配上了曲谱。

‘傩’便是古代一种驱除疫鬼的歌舞,胡亥不仅给‘傩’配了曲谱,还填了词,配了管弦乐器,加了情节,所以‘傩’算是戏曲的前身,也是陕西‘秦腔’的前世,后世的秦腔艺人奉胡亥为祖师爷。

所以胡亥甚至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,第一个音乐家皇帝。

于此经常被人拿出来相提并论的还有清末的慈禧太后,她也十分喜欢听戏曲,尤爱看京剧,即使在内忧外患的时候,还不忘叫人在皇宫和颐和园中建造宽敞华丽的戏台。

还曾经穿上戏衣,亲身上阵和大太监一起演戏,为了讨好慈禧,朝廷上下的人都看戏说戏,形成了一股风尚,不过也便相催动了京剧的发展,所以现代人一提到老北京,就会想起一位大爷提着鸟,带着小黑眼镜,嘴里咿咿呀呀的唱着京词,不能说和慈禧不无关系。

当时慈禧看重的戏剧演员,吃的是国家饭,拿的是朝廷供奉,只管唱戏,不愁吃喝——谭鑫培所作‘国家大事谁管得,满城争说叫天儿!’说的便是当时一位叫天儿的戏曲家,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当时清王朝的腐败和没落,与‘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’,‘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’这两句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嬴政之前便对胡亥喜爱戏曲的事情略有耳闻,但却不以为然。

继承了商鞅思想的他是一个务实的人,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商君认为君子六艺为‘六虱’,他也不遑多让,整日埋头政务,很少会做附风庸雅之事。

人在其位谋其职。

所以从他从未阻拦过胡亥听戏曲,却总是对扶苏多加要求来看,在嬴政心中他的继承人人选向来只有一个。

现在要做这种之前从未尝试过的事情,嬴政心中还有些不自在。

秦朝并不是没有歌曲传唱,但——楚人善音律。

也就是当时传唱的歌曲,大半都出自楚国。

若只是如此也罢,可因秦国当时在七国中地处偏僻,位于七国最西,再往西便是西戎,也就是当时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。

对于当时的六国来说,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都是野蛮人,六国看不起这些人,而秦国又因为长时间和西戎接触,所以吸收了很多西戎人的风俗文化,所以六国自然也看不起秦国,认为秦朝便是蛮夷,野蛮之邦、虎狼之国,甚至有孔子不入秦的说法。

秦国之前在文化、政治、经济等方面确实比较落后,商鞅变法又加强了其政治和经济,放弃了文化的增长,在六国眼里更是佐证了秦国为没有文化底涵的‘暴发户’这一观念。

“十五国风”之《秦风》中所收录的秦国歌曲也多语言平实,简单通俗。

总之,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。

嬴政不会唱歌。

自从接到系统的任务之后,他的眼神就格外坚定,把这当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
所以他也是几人中唯一一个没有主动找人搭话的,而是坐在一旁准备先听听现代的歌是怎么唱的。

徐雪筠在点歌台上扒拉了一会:“要不然,唱个”

“甜蜜蜜!”

所谓三岁一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[天灾+怪谈] 历史许愿墙, 开局拿昏君祭天 成为超越者从写小说开始 嘴硬男主终于被离婚了 我在5:20挨打13:14叫爸爸 经常死老公的都知道 他们求我不要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