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马书院

第 45 章 (第6/6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纵马书院】地址:appsoon.net

本质还是需要提供力。

最基础最原始的人力和畜力工作效率都很低,甘蔗收获和粮食秋收是同一个时间,后面还有秋种秋播的工作,人和牛显而易见是不够的。

所以还是得用水力,黄家目前的水力用在了大纺车上,因为丝绸的量有限,倒是还可以协调。

但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,煤矿的开采和燃料动力机械的研究也是迫在眉睫······

果然回了黄家庄人就要忙碌起来了,黄月英叹了口气:“明日月英再寻义叔吧······”今天怎么说,让她休息一天!

黄承彦挥扇点头,他一向是不卷的,女儿的日程也全听她自己安排,倒是方才提起北方局势,黄承彦想了起来,补充道:

“除此之外,孙太守被袁术表举为豫州刺史,长沙郡如今还不知是什么说法。”

啊?黄月英抬起了头,啥意思?

这事吧,有点子复杂。

大汉天下分为十二州,州内分郡,郡内分县或者道,县和道在黄月英理解下大概就是汉人区和少数民族部落的区别,挺有后世省市和自治区那味了。

县道内再划分为邑、乡、亭等等下级单位暂且不提,只说州、郡、县。

州长官称为刺史,也有封为州牧的,这两者的区别是个职位演变的过程,有点复杂。

简而言之现在名义上的不同在于,刺史没有兵权而州牧有,但在如今这样群雄割据谁都能领几个兵称霸一方的局面下,也早已没了什么区别。

郡长官称为太守,县长官就是县令,孙坚出发讨董之前还是长沙郡太守,如今就被袁术上表为豫州刺史了。

原因是原豫州刺史孔伷在讨董途中病死,豫州刺史的位子就空了出来。

但孔伷的豫州刺史之位是汉廷任免的,有正式的文书绶印,而孙坚这个豫州刺史却只是“上表”。

上表是什么意思呢?

就是写信给朝廷举荐,汉廷用不用那是另一回事儿。

但乱世之间,汉廷早已没有什么威望,袁术一上表,孙坚再一认领,这事仿佛就定了下来,至少在袁术阵营里是如此。

汉天子被董卓裹挟,天子下达的命令也往往不是他的意见——这种被他人代为决策的情况在后汉屡见不鲜,那认汉廷和认袁术似乎也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。

尤其如今董卓引起众怒,被天下讨伐的时刻,即便是和素来袁术不对付的袁绍都没有捣乱,也上表一个豫州刺史来和孙坚打擂台,原则上说这是可以的——反正都不合法,你封你的,我封我的,各自给各自阵营的面子罢了。

所以孙坚这个刺史之位,说不合法是不合法,但要说认不认,如今仅剩的讨董势力袁术和袁绍二人却是认的。

无他,诸侯联军如鸟兽散,只有孙坚不屈不挠直面凉州悍兵毫不退缩,江东猛虎名不虚传。

董卓领着骁勇善战的凉州兵,从一开始并没有把推袁家为首的所谓联盟放在心上。

后来果然,在酸枣会盟结成盟军,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的十几路势力,一场战役都还没有打,就先在酸枣开起了日日欢庆的宴会,仿佛已经完成了铲除佞臣董卓、匡扶汉室的伟业,纷纷歌功颂德了起来。

天下大乱,陛下蒙难,有此荒唐场景的原因不是这十几路诸侯都多么自大愚蠢,相反,大概是因为他们都太聪明了。

联盟?天子?

表面功夫骗骗旁人罢了,可不要把自己都骗进去。

哪一个割据一方的势力不想壮大,丰沛自己再吞并其他,哪个诸侯都只想消耗对方的实力而不想牺牲自己的兵卒,于是大家一起不进不退地装傻,看谁耗得过谁。

最后自然是谁有良心谁耗不下去。

汉廷的骁骑校尉,被盟军封为奋武将军的曹操与董卓麾下大将徐荣于荥阳遭遇,大败。

曹操狼狈退走酸枣,盟军却依旧不派兵不借兵,曹操愤而离去,远去扬州自己招募丹阳兵,等到募兵几月重振旗鼓而归,曹操转而投奔驻扎在河内的袁绍,再不肯和联军为谋了。

事实上他归来时也没得谋了,曹操离去不多久,盟军粮草吃尽,一场战都没有打就这样散了,端的是如此可笑。

天下士人生民或许是没有这群枭雄那样厚的脸皮的,羞愧难堪之下,几乎无法面对如今手握重权的,都是如此无能无耻之徒的现状。

孙坚正是此时出场的。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六零上交自己后成了国宝 荒乱 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剑雨楼 娇艳美人撩错大佬小叔后 炮灰女主撕了全员剧本 小肥啾原始种田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