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马书院

第 70 章 (第4/7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纵马书院】地址:appsoon.net

便于管理,有归属感,胤禟道:“朝廷能不能办个面向整个大清的校报?”

“面向整个大清的就不叫校报,那叫大清报。”

叶菁菁笑道:“若是大清对民间发报也是好事。首先,便于朝廷宣传政策,比如朝廷给海军增加军费,这对沿海百姓来说是件大事。其次,便于统一民心,比如朝廷查贪,什么人犯什么罪被罢免,多少人砍头等等,百姓若是看到这些消息,定会夸皇上圣明吧。”

胤禟道:“还有一个好处,若是百姓知道朝廷收税多少,官员想加税贪污就会被百姓知道。”

“是呀,百姓举报贪官蔚成风气,百姓对官员的监督加强,这就意味着朝廷对外官的控制力就相对加强。”

胤禟连忙道:“这事儿要赶紧告诉四哥。”

叶菁菁笑道:“这会儿倒是不用急,不如等到年底,到时候你们户部又要查账、又要推行新的做账法子,到时候正好用报纸宣传宣传。百姓们通过大清报知道他们每个一年要交哪些税,各地具体是多少。还有,朝廷给哪些地方免过税,也得让百姓知道。”

“福晋,还是你想得周到。”

“呵,还有更周到的,开年不是要实行养廉银制度么,四哥做了好事,该让全天下都知道。那些官员再敢明目张胆贪污,看他们怎么有脸皮。”

康熙主要靠平衡官场治国,雍正想打压贪官污吏,靠得民心稳住爱新觉罗家的皇位。既然如此,绕过中间的官员,直接和百姓对话,是个好选择。

说起皇阿玛,胤禟冷笑:“皇阿玛就爱藏着掖着,生怕百姓变聪明了不好管。”

创办大清报纸是对平民开的一扇窗,对于封建君主来说,开启民智这事需要极大的魄力。

叶菁菁把她的想法写成折子送到养心殿,雍正看完后笑道:“大清要走新路,自然不怕冒险。”

怕冒险,他就不走新路了。

雍正仔仔细细把折子又看了一遍,随后他把折子传给李光地、姚元景、张廷玉等人看,等他们都看完后,雍正道:“瑞亲王福晋有一句话说得很对,主办大清报纸的人若是屁股是歪的,不为百姓着想,这报纸办了还不如不办。”

为百姓着想体现在多个方面,比如,报纸的内容必须贴近百姓;比如,报纸的遣词造句必须用白话,话越是直白百姓越是听得懂。

“翰林院的官员们,只怕不能胜任这个位置。”

“也不尽然,选一选还是有些能用的人才。”姚元景道:“翰林院的人可用,但是臣认为,领头的应该选个有底层经验的官员来管才好。”

底层啊,雍正觉得姚元景说得对。

“孝德,你可有推荐的人才?”

“臣推荐左副都御史朱轼,朱轼祖籍江苏,出身低微,原是农家子出身,得秀才功名后进了岳麓书院读书,后受恩师郭金门栽培,顺利考中举人、进士。得中进士后他被选为庶吉士,无奈家资不丰,三年后去潜江担任知县,他勤政爱民,得百姓爱重,后又去陕西任学政,考评甚好,这才调回京授左副都御史。”

雍正笑道:“孝德对这位左都御史倒是知之甚详。”

姚元景也不避讳,他道:“这位朱御史的老师郭金门,他共收了三位弟子,除了朱御史之外,其中一位是瑞亲王福晋的亲弟董鄂嘉年。”

“董鄂嘉年?他怎么跑去岳麓书院读书去了?”

“此事说来话长,总之,臣第一回知道朱御史的大名,是通过瑞亲王福晋得知。”

“瑞亲王福晋如何评价朱御史?”

“瑞亲王福晋说,朱御史是百姓的儿子,他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一位好官。”

雍正对叶菁菁的意见很看重,他想了想道:“苏培盛,传旨,宣朱御史前来。”

张廷玉道:“皇上,师兄推荐朱御史,我这儿也有个推荐人选。”

“哦,你推荐谁?”

“吏部员外郎田文镜。”

雍正等了会儿,张廷玉说出田文镜的名字后一句不再多说,雍正道:“你师兄说了朱御史许多好话,你就不替田文镜说两句?”

“臣只知田文镜读书不太行,以监生入仕,辗转多地当了许多年的县丞、县令,是个办事仔细的人,其他的臣也不清楚。”

“十三弟,你是吏部尚书,你说说这田文镜为人如何?”

胤祥道:“张大人说得没错,田文镜不善言辞,但确实是个能把事情办成之人。除此之外,他的清廉、刚直,也值得说一说。”

“听起来是个笨人啊!笨人可用!”

雍正嘴里的笨人可不是说田文镜脑子笨,这是夸田文镜守得住本心。

朱轼和田文镜两人来到养心殿,雍正跟两人交谈了半刻钟就摸清了两人的脾性,朱轼出身农门,官途也不顺,但他内心豁达。田文镜确实刚直,是个值得信重之人。

“朝廷欲办大清报纸,姚元景、张廷玉二人举荐了你们,你可愿意?”

“臣等,愿听皇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被松田警官碰瓷之后 他的暗卫 被嫡姐换亲之后 我的便宜老公 首富早逝的宝贝孙女回来了 全家穿秦后,从零开始养始皇 奥洛维斯的日常